中時電子報/郭佳容/台北報導
愛上老屋的7年級生楊朝景(左)和辛永勝(右),花兩年走訪台灣各地老房子,出版《老屋顏》一書。(王錦河攝)
近來古蹟、老宅災難頻傳,卻有兩個年輕人對老房子深深著迷,七年級的辛永勝、楊朝景,花兩年時間走訪台灣近百棟老屋,創立老屋顏工作室,網路專頁擁有超過4萬名粉絲,近日出版《老屋顏》一書,喚醒大家關注日益凋零的老屋樣貌。
童年回憶 揮之不去
「很多人都以為我們有建築背景,或從事文史工作,其實都不是,我們只是真心關注老房子,持續記錄、拍攝,想方法讓更多人看到老房子。」辛永勝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,之後從事室內設計工作,楊朝景則從元智大學資訊工程系畢業,原來是上櫃公司的工程師。
兩人3年前在高雄貨櫃藝術節認識,當時辛永勝參加貨櫃改造計畫獲得佳作,楊朝景則一直關注文化藝術活動,兩人對老房子都有一股執著,相談甚歡,一拍即合,便合作成立工作室,開始一連串對老房子的豐富之旅。
兩人對老屋的熱情,都來自童年回憶,辛永勝說,「老房子的窗花、磨石子花紋,再再喚起我對阿嬤家的回憶。」楊朝景說,「其實很多人對老房子都有回憶和共鳴,我們只是持續記錄,希望能夠讓大家看到老房子的風華再現。」
細談窗花、磨石子地
《老屋顏》分成兩個章節,第一部分細談老屋的鐵窗花、磨石子與洗石子地板、水泥花磚和老式磁磚的製作和歷史;第二部分則精選台灣各地29間的老房子,其中有日治時期教師住宅改建的咖啡廳、傳承三代的西醫診所,以及日式宿舍改建的文創基地。
其中,「神榕147」是台南神農街一間擁有60年屋齡的三層半老屋,楊朝景說,屋主很熱心地跟他們聊老屋的歷史,不清楚的地方還主動諮詢身邊親友,「後來我們變成很好的朋友,屋主說因為和我們對談,他才主動了解老屋的窗花、磁磚和磨石子地板等細節,這對彼此都是很棒的學習。」
日式宿舍變身咖啡廳
位在台中柳川沿岸的「拾光机」則是一座戰後宿舍改建的咖啡廳,屋頂以日式黑瓦屋搭配白漆雨淋板,屋內則保留一層層繁複的舊木拉門,清除殘留的壁紙,讓視野更顯開闊,辛永勝說,「屋主保留了日式宿舍的架構,沒有為了擴大營業空間而打通牆面,是讓我們最感動的地方。」
未來兩人將持續記錄老屋計畫,楊朝景眼睛發亮地說,「我們發現中部地區的磨石子地板,常會留下裝修紀錄,我們希望可以蒐集到不同年代的圖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