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工商時報/翁毓嵐/台北報導】
台灣電競實力在亞洲國家名列前茅,只是長久以來,「電競就只是會打電動」的刻板印象,讓大多數家長看法負面,也相對壓抑該產業及專業人才的培育,但其實電競不僅已成為國際頗被重視的賽事之一,選手在不到10年的競賽生涯中,也須具有多方的專業知識。
國內資深電競玩家Sam表示,觀察台灣選手近年在國際賽事的表現,雖韓國及中國大陸等地的選手,但在亞洲國家中實力算是頗為突出。以目前企業界贊助國際職業電競隊的資金來說,Sam表示,屬一級國際選手的贊助金,平均1年約達1,000萬元,二級國際選手則落在1年500萬元上下,三級國際選手每年則約在100~200萬元。
國內其實長期有固定贊助的職業電競隊不多,很多是單一賽事及所有電競電腦、周邊專業設備的贊助,Sam指出,在政府對電競產業看法相對落後、未有扶植意願下,台灣選手及產業發展,也相對辛苦。
Sam說,職業電競玩家競賽生命周期其實很短,平均17、18歲到達高峰後,受限於反應力及速度下降、眼睛容易疲憊,23到25歲左右就得退役,轉型團隊管理者、訓練員或轉進相關產業;但更多的選手是在退役後,迫於相關出路不多,轉到其它行業去。
不過,近年來國內大專院校在頻傳招不滿學生、部分科系被迫停招之際,包括台北教育大學、世新、元智、靜宜、玄奘、首府等大學,都成立有相關的多媒體娛樂或動畫、遊戲設計相關學系。遠東科大今年更成立國內首個與遊戲廠商合作的電競實驗室,同時組建一支職業電競隊伍。
【2016/05/03】